领先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CSP导热油自1984年成功应用于加州SEGS首个商业化光热电站以来,其产品组分就已被大众所知晓,生产技术也不是什么秘密。但即便如此,全球市场依然产生了两大寡头,并未出现众多厂商分食该市场的局面,其原因究竟在哪里?据CSPPLAZA记者了解,Dowtherm A产品在全球光热发电市场的导热油市场份额达到75%,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与陶氏的生产工艺、品质控制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产品的品质控制是陶氏导热油领先于CSP市场的主要原因。苏州首诺导热油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经理陈浩表示,联苯—联苯醚导热油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最高的使用温度只有400℃,希望其使用温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是不可能的,除非发现了另外一种更适合光热发电用的导热油产品。但30年来,CSP导热油的生产工艺一直都在改进,使用寿命和产品品质在一步步地提升。
国产导热油突围
CSPPLAZA认为,国产导热油至今未能与陶氏和首诺两大品牌相抗衡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第一,陶氏和首诺对CSP导热油产品的研发较早,在1980年代光热发电市场第一波热潮涌动之时,它们已经奠定了产品的技术基础,迅速成长为光热发电导热油市场的领先品牌;第二,中国的光热发电市场启动缓慢,国内导热油厂商对CSP导热油产品没有太大的投资和研发动力;第三,对光热电站项目开发商来说,导热油对整个光场系统的运行乃至电站整体效率的影响巨大, 对于没有业绩记录的导热油产品,其不敢冒险尝试,因为一旦产品质量不过关,将对整个系统造成巨大损失,即便有一些厂商宣称能够生产这种导热油,由于没有业绩记录,项目方也不敢冒然采用。
为此,国产导热油品牌应在做好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快产品的示范性项目应用,获得实际项目的运行数据支持,以更高的性价比取胜于市场。汉尼化学的hennytherm H1导热油作为德国朗盛导热油指定供应商于2012开始服务于西班牙Arenales槽式光热电站,在此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

市场将向优秀国产品牌开放大门
伴随国内光热发电市场和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市场的逐步启动,国产导热油的产品质量也在持续提升,由于国内光热电站项目开发商对项目成本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采购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导热油将成为其更理性的选择。对于国内导热油厂商来说,如果能把产品的品质做到足够好,可以与国际领先品牌相抗衡,再在价格上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国产导热油品牌必将异军突起,在国内光热发电市场乃至海外市场中有所斩获。目前,国内多家导热油厂商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光热发电领域。“未来中国很可能将成为全球光热发电的第一大市场,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上和本土化方面的优势,以更好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助力国内光热发电的项目开发!”